把秸秆当做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本质上也是一种市场供给。有了完备政策支持、先进科研推动,更要考量秸秆综合利用中的“供与求”。
在山东、河南两省调研中,成员们走访的秸秆利用企业各种各样:纸业、畜牧业、能源产业、肥料生产企业、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等等。大家认为,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终端,企业的困惑得解,“秸秆商品”才有更充足的需求。也只有“卖得好”,才能更有力倒逼收储运等一系列难题的解决。
会上,多位委员提到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王鹤龄委员建议,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技术和市场为纽带,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探索多元投融资合作机制。王小康委员建议,重视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初期对技术进步、创新驱动、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对技术成熟、专业化能力强、产业化程度高、负责任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实现以市场为主导的产业突破。
企业、市场的力量得以重视,秸秆综合利用才有未来。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更是创新性地请来调研组到过的山东、河南两地企业的代表,倾听基层企业的心声与建言。
来自山东聊城泉林纸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李洪法,对秸秆的肥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推动三产联动发展,构建现代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信心十足,同时也针对自身问题,建议完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扶持政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采购黄腐酸肥料产品。
来自河南天冠集团的代表王林风针对自身企业性质,也在政策扶持、电价优惠、扶植龙头企业、解决收集难题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