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部委动态 » 正文

实现农作物秸秆“五化”要处理好5个关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30  浏览次数:966

要实现秸秆“五化”,就要处理好5个关卡。
    一要突破技术关。彭应登认为,通过技术进步,开发秸秆新用途,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河南某高校将小麦秸秆制作成板材,既可以制作家具,又可以用于室内装修,节省了木材,又利用了秸秆。秦皇岛日前开发出一种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新型环保抑尘剂,每吨抑尘剂可用掉秸秆100~300千克。这种抑尘剂已经应用在秦皇岛港务局裸露煤尘控制、北京市西城区福绥境胡同平房拆迁工地扬尘控制等项目中。这给秸秆综合利用找到了一个新方向。

二要过好市场关。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有些地方政府利用市场化的路子推动秸秆回收利用,比如政府支持建立“秸秆电厂”,通过在农村设立秸秆收集经纪人来回收秸秆等。

上海市专门引进了一家利用稻麦秸秆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企业,并将生产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本地企业生产,既节省了燃料费用,又解决了秸秆综合利用问题。

三要把好补贴关。适当的补贴可以调动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积极性,同时弥补秸秆在成本上的短板。目前,河北、上海、哈尔滨等省市出台有深耕补贴政策,鼓励秸秆还田。

近年来,国家将秸秆还田、青贮等相关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2014年,中央财政专门拿出7亿元,对主产区的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给予补贴,要求每个项目补贴不超过总建设额度的10%。

在吉林、河南、陕西部分地区,政府已经开始尝试转变思路,对农民合作社购买打捆机等进行补贴优惠,一台机器从十几万降到几万元,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河南省镇平县正强农业合作社将秸秆捡捆机装在联合收割机上,在收割机麦收的同时直接将麦秸打捆回收。合作社与农机手合作,每收一亩地会补贴农机手15~20元,农民再把秸秆卖给合作社一吨50元,算下来一亩地的秸秆还能赚20多元。

宝鸡市政府在秸秆利用机具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另外拿出500万元进行叠加补贴,大力推广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自走式青饲料收获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具。 四要过好政策引导关。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印发编制“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20年在全国建立较完善的秸秆还田、收集、储存、运输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可持续运行的综合利用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但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对秸秆开发利用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各地在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进展不平衡。应该尽早把试点政策变为普惠政策,把阶段性支持转变为持续性支持,把单项扶持转变为综合集成配套的支持扶助。

五要抓好监管关。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监管。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秸秆综合利用,科技部门抓好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财政部门制定并落实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财税扶持政策,环保部门抓好对秸秆焚烧行为的监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