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安徽省临泉县支持秸秆发酵变成天然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18  浏览次数:3382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过去,因没有有效的处理方式,堆积如山的农作物秸秆成了“烫手山芋”。如今,在安徽省临泉县,曾被人嫌弃的秸秆成了“香饽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yabt-hcwpcmr0736413

      近日,记者走进临泉国能天然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泉国能),6个巨型“圆罐子”映入眼帘。“这些‘圆罐子’的专业名词是厌氧发酵罐,每个罐子的体积是5000立方米,是我们公司的核心生产设备。”该公司总经理王立强告诉记者。
厌氧发酵罐“吞”进去的是农作物秸秆,“吐”出来的是沼气。沼气经过提纯后,甲烷含量由55%提升到96%,最终变成天然气,供给企业和居民使用。
得益于先进的生产工艺,临泉国能的秸秆变“气”效率更高。“目前,很多企业使用的是CSTR(完全混合式厌氧发酵)技术,而我们采用的是高温全混式厌氧发酵技术,罐内温度由40摄氏度提高到55摄氏度,发酵物料干物质在20%以上。”王立强说,沼气产能提高近3倍,成本降低到0.8元/立方米。另外,干物质比例的提高,意味着产生的沼液变少,从而降低了沼液处理成本。
在临泉国能,秸秆的价值被“吃干榨净”,沼渣变成生物有机肥,沼液变成生物菌剂。“我们每年要消耗7万吨秸秆,相当于20万亩小麦产生的秸秆量。”王立强说,公司计划在韦寨、滑集等多个乡镇建设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年综合利用秸秆及畜禽粪污32.5万吨,年产沼气14300万立方米、有机肥25万吨。
“我们围绕种养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聚焦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临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生态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有效防治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24年,临泉县秸秆理论资源量206.06万吨,可收集量为174.79万吨,秸秆离田量约139.86万吨,秸秆还田量约30.6万吨。通过秸秆“五化”利用,初步形成以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利用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52%。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