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创新 » 能源化 » 正文

农作物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日渐成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11  浏览次数:1075
  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应对不可再生化石燃料日益短缺的问题以及增加能源的多样性和安全性,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日趋流行。其中,生物质颗粒燃料是替代燃煤最直接、最便捷的选择,在环保、价格、资源量等方面优势明显,已成为国家未来生物质能发展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后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飞速发展,2010年的产量是2000年的9.5倍。目前,在欧美等国家,生物质颗粒燃料以木质颗粒燃料为主,具有热值高、灰分低、燃烧后不易结渣等优点旧。
 
           
  我国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以农作物秸秆为主,与木质颗粒燃料相比,在物理特性、化学组分方面有着较大差别,导致燃烧特性存在差异,因此对成型设备、燃烧设备的技术、工艺参数的要求也不同。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初级和次级木材加工业的剩余物,如刨花,锯屑和木片,同时,农业剩余物,能源作物和食品加工业的剩余物在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中也越来越重要。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等生物质材料原始形态水分含量高,结构松散,形态和大小多变,且堆积密度较低,分布不集中,热效率低等诸多缺陷。因此,在加工、运输、储藏和利用过程中需消耗较多的劳动力和能源,从而导致了昂贵的物流,尤其当生物质与能源生产的地点较远时,不利于大规模利用。将生物质原始材料加工成致密的颗粒或团块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该过程是将粉碎后具有一定粒度的生物质材料,在一定的成型压力和温度下压制成形状规则、密度较大的颗粒或块状燃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